在蓬江区白石市场,梁清兆向卖禽蛋的摊主仔细询问:“这些禽蛋有哪些进货渠道?白石市场多久抽检一次?到期禽蛋如何处置?”
昨日(5月2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举行市政府汇报会和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梁清兆,副主任陈敏标、黎兆元、叶一鸣、宋波,党组成员梁美贤,秘书长吴振鹏参加会议。副市长陈佳林代表市政府作汇报。
部分市人大代表及市卫生、农业、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经济和信息化、海洋与渔业、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粮食、盐务、环境保护、城市综合管理、自来水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各职能部门交叉职能是否明确?如何做到无缝对接?小作坊、流动摊贩如何监管?全市检测资源如何优化整合?与会人员围绕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激烈讨论。
市食品产业是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153家,食品经营单位40844家,餐饮单位13959家。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53890人次,检查食品有关单位303215户次,发出整改通知书3164份,取缔无证照食品经营户3164户,查处食品类案件2492宗,涉案货值1292.3万元。2004年至今,我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好。
江门日报讯 (记者/王亚方) “说老实话,市民最担心的是长期吃、天天吃、不断吃的食品是否安全。如果长期吃的食品存在问题,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能不止我们这一代。”昨天(5月21日),人大代表陈达进在讨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那么,江门老百姓天天吃的水、米、盐是否安全?江门融浩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市粮食局、市盐务局相关负责人向人大代表介绍了这些常用食品的安全监管情况。
【自来水】
符合国家106项卫生标准
江门融浩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原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自来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06项要求。
该公司目前日供水能力60万吨,供水人口80万人,其中西江水厂供水量超过90%。水源取自西江,水源水质良好,基本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水质以上。目前,年供水量15000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要,在水厂生产过程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岗位检测、水厂实验室检测,按国标规定的项目和频次对水质进行全程监控。去年,中国水协表彰了全国达标的405个水厂,融浩水业下属的全部4家水厂都已达标并获得了表彰。
有人大代表提问,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的安全是否得到有效监管?该负责人回答:“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由开发商建成后一次性移交给我们,我们管理终生。”他介绍,融浩水业所管辖的二次供水设施全部获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每年委托市卫生部门对所有二次供水水质进行检测,所检项目均达到国家标准。
【大米】
五邑产大米可放心吃
“五邑生产的大米大家可以放心吃。”市粮食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粮食局对原粮卫生较为重视,每年早、晚造分配布置我市抽样78份,其中早造39份、晚造39份。在粮食收割时,各市、区粮食局按省指定的抽样份数,有代表性地进行抽样寄省科研所检查,省科研所检验后把结果反馈到各送检单位,近年来我市所送检样品均未发现有含超重金属的情况。
同时,对辖区内购进外市、外省所生产原粮作储备或加工的,对外市、外省所进的大米在辖区内销售的,市有关部门也均进行了有效监管。
【盐】
储备充足,监管严格
市盐务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在五邑各市、区配备了50名盐政执法人员,持省政府《行政执法证》上岗执法,建立了“食盐安全检查登记”制度,每检查一个市场、店档或单位,都要求被检查者签名,对发现问题的单位、个人及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杜绝涉盐违法行为。
食盐是战略物资,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储备的食盐能应对在紧急情况下持续3个月正常供应生活用盐的库存。
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座谈会:
部门职能交叉地带不能成为监管盲点
职能无缝对接
杜绝监管盲点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相关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如何相互协调,实现无缝对接,成为讨论的热点。
“食安委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总协调机构,执法监管方面10多个单位各有各的责任,如何将这些单位无缝对接?食安办起什么作用?有没有难处理的问题?协调结构有无制定出协调机制?多个部门共同面对职能交叉时,有无机制?谁先谁后?”叶一鸣连续发问。她认为,部门职能交叉地带不能形成监管盲点,食安办要协调好各职能部门,要有机构来负责监督职责的落实,确保落实到位。
凌伟中代表、王义代表、梁惠萍代表均认为,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能交叉地带,做好沟通协调,明确分工,杜绝出现监管空白。目前,我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地方性法规颁布前,质监、工商、药监、城管等部门按照既定的相关规定,明确职责,加强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不要因为法规的缺失,而留下食品安全监管的盲点。
勇于承担责任
助企业合法经营
梁美贤表示,执法检查时发现,按照相关规定,食品生产许可门槛提高,小作坊面临换证难题,比如礼乐腊味、鹤山调料等小作坊,受质检员、设备配备等因素制约,很难达到食品生产许可准入条件,这些小作坊将来如何生存,应引起重视。
叶一鸣认为,同样的情况在餐饮服务业也存在,因而,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应树立一种观念,监管和促进并举。营造一个企业健康有序良好发展的环境。在省出台小作坊管理法规前,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勇于承担责任,观念放到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上,结合我市实际,主动制定更好的管理办法,帮助企业合法经营。
宋强代表表示,有些部门强调地方法规的缺失,但《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基础工作要做好,比如部门间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等工作;面对地方法规的缺位,政府部门要抓住《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去做,努力做好法律规定的基础性工作。
广开食品安全信息渠道
在座谈中,代表们十分关注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一方面,市民要有投诉反映的渠道;另一方面,要有权威渠道获悉真实的食品安全信息。
陈达进代表提出,如果市民对长期吃的东西是否安全抱有怀疑,该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这些食品是否安全?当市民怀疑食品是否安全时,能否有一个很方便的渠道向主管部门反映?
同时,黄晓东代表指出,食品安全是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老百姓关注了很多年,相信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我们听到那么多反面的东西,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希望能有真实权威的渠道告诉大家究竟查出什么问题了,告诉我们正面的消息。
严格监管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罗忠代表认为,现在的情况是,在食品加工方面,不法商贩想将利益最大化,于是不择手段。关键是要立法,分清责任,同时监管要严格,不要流于形式。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黄达昌代表认为,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对触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在国家、省法律法规没出台前,地方可主动出台相关政策。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代表关注的话题。黄礼民代表提出,食品大多来自农村,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时有发生。农产品添加剂问题,必须从源头监管。赵伟忠代表也指出,镇、村的食品监督力量比较薄弱,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足